咨询:135-8094-2744

营养专家解读:热卖的“鲜切水果”真的能放心吃吗?

“多吃果蔬对身体好”的理念如今深入人心。随着服务升级,现切、拼盘等果切形式,因其便利性、多样性等特点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。在某外卖平台搜索“果切”产品,发现做此类生意的商家非常多,有些还推出自选拼盘、单品果切、酸奶果切等组合搭配,销售十分火爆,许多店铺月售都在千单以上。不过,也有很多消费者对此类服务心存疑虑。省去了洗水果切水果的麻烦,但你怎么知道商家采购的水果是坏是好?商家在切水果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卫生?’”

近日,某家专业实验室对市场上的8家果切样品进行了检测,结果发现菌落总数最低的商家也有 24000菌落数/克(cfu/g),最高的则达到了 440000cfu/g。测试人员表示,参考现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,对这项指标最宽泛的要求(糕点、面包、饼干)只有 100000cfu/g。8份样品里有4份都超过了这一数值,很难让人放心吃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:“菌落总数是食品卫生的指示性指标,并非食品安全指标,其与健康无密切关系。”

IMG_6702 - 副本.jpg

但她指出,真正值得关注的是,这么一盒水果,在许多生产环节上不透明、不统一,缺乏品控才是食品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,具体如下。

原材料的选择。包括这些果蔬的原材料从哪儿采购、是否有污染物残留、原料入库储存时温度是多少等。另外,商家是否会把水果腐坏的地方切除,保留好的部分继续销售。因为即使水果只烂了一小块,整个水果都有可能因腐烂区域产生的霉素(比如展青霉素)“祸及全身”。

IMG_6496-1.jpg

食品加工。包括清洗果蔬时用了什么消毒剂,消毒了多长时间,消毒后表面是否还有残留的污染物,洗完后的水果如何去除水分,切水果时用的工具、容器等有没有达到洁净、卫生的标准。

食品包装。包装材质是什么、是否符合食品级包装、包装后储存水果的条件是否满足等。

有些消费者担心果切食品营养物质会流失。专家说,水果本身有果皮保护,果肉可避免受到氧气和光线的影响,水果被切开后,果肉易被氧化,其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、E等可能被破坏,但总的来说损失并不大。

综上,朱毅并不推荐大家购买缺乏有效监管的果切产品,其在制作、保存、运送等过程无法确保在冷藏环境里,很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。建议大家尽量在家切水果吃,即切即吃,即时冷藏(温度在5℃以下),且最好1~2天内吃完。常温下菌群的繁殖速度可能每半小时就翻一番。

IMG_6581 - 副本.jpg


如果实在想吃果切食品应注意以下两点:1.如果发现所购果块颜色发黑、果肉发蔫软塌、果盘渗汁或闻到有酒味等,表明水果本身不太新鲜或切开时间较久,不建议购买。2.建议在水果店内自行选好水果,让店家现场处理,注意商家切完水果后的刀具、砧板等是否及时清洗,购买后4小时内吃掉。

鸿泰果切是一家专业从事水果分切服务的高科技企业。公司果切工厂占地6000M²,果切产能达15万份/日,是华南地区规模领先的果切加工企业。鸿泰严格依照欧盟GMP标准设计控温控湿无尘无菌车间,现场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作业和标准化管理体系,采用行业先进“气调锁鲜”技术,为客户提供“安全·可靠·放心”的产品及服务。

内容摘自网络,侵删

分享到: